沒有完整的師資培訓,教育改革也只是空談

  隨著二十一世紀教育理念改革,新型態的資訊科技導入教學已成了世界各國重大的教育課題。特別針對在STEAM跨領域學科整合的議題上,從最早美國白宮白皮書提出後,儼然成為世界各國重要的教育指標,不論是在教育產業、玩具育樂產業、製造業,都聽得道處處在喊著STEAM的口號,試圖透過STEAM增添一定的含金量。然而,在這樣的趨勢下,各國教育單位開始舉辦各式各樣與STEM或STEAM相關的教師培訓研習活動,目的是希望教師能夠透過研習,更進一步了解新型態的跨領域課程。

學術專家眼中的STEM為何?

  在學術領域中,有學者在論文中提到STEM代表著跨領域,適合應用在解決真實生活情境的課題中,工程是應用科學知識與數學運算的基礎去設計一個流程或是產品,最終達到問題的解決。而科技是具備科學和數學的高階知識與工程設計的產物。

STEM為主師資培訓的學術發展,美國稱冠

  近年來有學者整理的20篇皆為SSCI或SCI的學術論文,主要是針對各國舉辦教師的STEM師資培訓進行分析與比較,作者最後採納了來自美國、澳洲、英國、韓國等學術發表之作品進行分析,可以發現美國針對STEM師資培訓的發表數量遠高於其他各國,說明美國對於STEM教育的極高重視,因此作者最後篩選完的20篇中有17篇為美國學者所發表。
education researcher

國際知名教育期刊

需要完整的架構與系統說明教師的教學、內容知識

  雖然在近五年,STEM或STEAM在學術發表上,如雨後春筍般產出,但針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學術卻是相對稀少,而具有完整師資培訓架構,從活動流程、時間安排、內容規劃到最終的產出與學習成果,更是少之又少,大部分都是依照各自單位的想法與目的進行設計,其中,許多文章更缺乏評鑑的方式,導致教師參與後並無實質的方式檢測學習成效。
  因此,此學者提出了一個準則,希望未來若欲舉辦與STEM或STEAM相關教師師資培訓可以依照這個架構與規畫進行設計,其中包含以下:

  • Contextual :意旨各國教育環境與政策進入障礙,包含政策、課程標準、時間、資源等 
  • Content development:清楚連結對於STEM跨領域科目知識的關係與標準 
  • Pedagogical/TPD theories:具備教師專業發展理論、教師信念、課程設計準則等 
  • General technology:選定有益的溝通的平台或是科技工具,輔助學習的成果與任務
  • Assessment:收集與評估相關數據(認知、參與過程、成果)以確保學習成效 

STEM師資培訓

翻轉機器人師資培訓活動現場

  反觀台灣在108課綱的改革中,明確的加入了跨領域整合的知識與素養,目的也是希望可以從小就培養孩子們跨領域的素養能力。然而,雖然政府將大量的資源投入在課綱的修訂,但似乎卻忽略了教育現場的落實者【師資】,這些老師過去受的是單一學科的專業知識,而非跨領域整合的學習型態,對於新型態課程導入勢必會有一段【陣痛期】。
  因此FlipRobot翻轉機器人雖然提供了完整的STEAM跨領域課程內容、運算思維編程工具、符合學齡的高品質機器人學具外,也同等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與師資培訓,開發完整的【虛實整合】培訓架構,【虛擬】為的E-Learning 課程系統將知識性的內容傳達給教師,老師可以在不受地域與時間的彈性下完成第一階段的培訓。【實體】為第二階段的實體授課,包含機器人的活動挑戰、技術引導、教學策略、課程設計、班級經營等,讓教師可以獲得完整的機器人STEAM課程導入的知能。最終,透過嚴謹的評鑑系統考核教師在認知、技能、情意的表現成果,以頒發專業教師之證書,讓機器人STEAM教育可以真正的落實到課堂與學生當中。

 

References: Chai, C. S. (2019).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Science, Technology,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(STEM) Education: A Review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(TPACK). Asia-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, 28(1), 5-13 [/fusion_text][/fusion_builder_column][/fusion_builder_row][/fusion_builder_container]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